跳到主要內容

    【幸福生活】跨領域微學程

     

    【宗旨】

    人生完整的幸福乃是多面向的,諸如人際關係、生活空間、藝術欣賞、休閒嗜好、道德修養等方面都包含在內。本微學程涵蓋上述幾個方面,期能提升學生跨域整合能力,培育STEAM人才,奠定全人教育基礎,讓同學從心理學的角度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學習溝通,並在人際關係與職場生涯中培養處世之道。此外,也引導同學深入瞭解自己在文化之下身處之空間的內涵,進而思考如何為群體打造共享的幸福場域。

     

    【課程簡介】

    學生修畢所選微學程中「基礎跨域」、「議題主題」及「實作取向」三個領域,每個領域至少修習一門課程,總共至少四門課程,並且成績及格。方可取得核發為學程證明之資格。

     
    領域
    開課單位
    科目名稱
    課程簡介

    礎跨域

    哲宗與宗教學門 (通核中心) V群

    哲學概論 依蘇格拉底之說,「哲學」乃是「追求智慧」之學,而「承認無知」則是追求智 慧的開端。因此,本課程首先將廣泛檢視人類思想中涉及「真」、「善」、 「美」、「聖」等等議題時自己容易犯的種種「無知」,並借由課堂實例的討 論,反思諸如「知識成立的要件」、「善惡判斷的依據」、「美醜感覺的標 準」與「鬼神存在與否」等等問題。同學分組上台報告,則訓練同學「分工合 作」「立即回應」的能力

    基礎跨域

    未來學學門(教設系) R群

    社會未來

    本課程主要的教學宗旨是希望啟發同學對於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同時探討生處台 灣社會的行動者在當下與未來可能面對的處境。對於個人而言,全球化浪潮 下,個體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教育貶值化,並朝向更專業、流動、彈性、個人 化的生涯發展路徑,同時亦面臨愛情婚姻的不確定性...。據此,本課程會運用未 來學與社會學的相關視角去解析個人如何因應全球化的挑戰,去提昇自己在當下 與未來的競爭優勢與社會生存適應之道。
    基礎跨域 未來學學門(教設系) R群 經濟未來 提供學生「了解未來、適應未來、創造未來」的認知、未來經濟趨勢的探索與生 涯抉擇參考的動態能力。本課程重視未來學概念的建立與思考工具的應用,藉以 讓學習者具備建構未來的能力。
    基礎跨域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社會學導論 本課程透過當代社會議題提昇學生對社會學領域的理論與研究有基本瞭解,以培 養其對社會問題與社會現象有更多元的視野與覺察。 學生能對當代社會學的核心議題與概念有所掌握,並學習以社會學家的觀點,對 複雜的社會現象能加以反思、批判甚至重新解構,進一步產生正向的參與行動。 本課程鼓勵學生主動將社會學的概念與分析方法應用於生活中,設計多元自主活 動,深化對課堂內容的理解,並培養獨立思考、口語表達與人際溝通的能力。
    基礎跨域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心理學導論 本課程旨在介紹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概念,啟發學生對心理學的興趣,並將心理 學的知識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以增進對自我及對他人的了解。同時引導學 生增進對心理學的興趣與喜好,將來可進一步研讀相關書籍。
    基礎跨域 哲宗與宗教學門 (通核中心) V群     宗教概論 本課程首先介紹宗教的定義,以及台灣社會的宗教信仰之分布情形。其次,介紹 華人的宗教,以及世界五大宗教。再者,在介紹每個宗教將融入人們所追求的意 義問題。總之,本課程幫助學生培養開闊胸襟,認識並尊重其他宗教。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人際關係與溝通 協助學生了解人際關係基礎概念,增進人際溝通能力,並透過時事討論以期建立 良好的人我關係,進而能夠關懷社會並建立健康的心理生活。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幸福的理性與感性 這門課程採用合作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管理學 等基礎課程進行自我反思和探索。本課程之規劃自主學習課程共四週,這四週會 給予同學各種自我探索的資訊,在老師的協助與引導下,學生可以完成「幸福藍 圖」之提案與分享,讓學生思考如何追求更幸福、更有意義的生活。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人權與社會正義 本課程之主旨在介紹人權與社會正義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應用。課程內容針對人 權、正義、平等和福利等議題說明並分析,期能提升日常生活中相關議題之認識 與了解。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生活與財經 當今社會環境變遷迅速,財務、經濟與管理等領域的議題日益與我們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關。本課程旨在透過探討理財、經濟、經營管理等商業管理知識,提升學 生對周圍環境及未來挑戰的理解與應對能力。 在課堂中,學生將參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財經知識討論,並分析真實案 例,以培養其解釋、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希望通過這些學習活動,學 生能夠更自信地應對各種財經問題,並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的興起提供心理學界多元的思維與策略,本課程自理論、研究與實務 規劃學習主題,課程單元包 括幸福感、培養正向情緒、練習品味策略,自家 庭、學校、職場與社會文化等生態情境關注幸福感, 協助學習者實踐學習目 標,透過參與校內學習活動進而與社會連結。
    議題主題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跨文化藝術與宗教 「跨文化藝術與宗教」本學期將聚焦在「藝術的故事:尋找桃花源」。藝術不只 是欣賞的對象,更是人類生命經驗、文化歷程的映照。從洞穴壁畫到哥德式尖 塔,從桃花源的夢想到梵谷的孤獨,藝術記錄了我們對幸福、永恆、苦難與超越 的追尋。課程將以逐步深入的方式,帶領同學透過繪畫、建築與電影等多元藝術 形式,探索不同文化母題中的生命智慧、引導進入思考與反思,串聯成「藝術的 故事,也就是生命的故事」,進而開展自身,豐富彼此。
    實作取向 哲宗與宗教學門 (通核中心) V群     宗教與療癒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可以看到不同宗教傳統對於各自終極實在的看法,發展獨 特的解脫之道,以獲得救贖的可能性。宗教關注人類為何受苦,進一步尋求療 癒,從身體或心靈的層面入手,有別於俗世醫療。課程著重宗教對於疾病的理 解,發展出養生、修行傳統,形塑屬於宗教的療癒特色。
    實作取向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音樂與藝術的對話 這門課將介紹音樂與藝術的基本要素、形成原理、欣賞方法及態度等來漸進的了 解藝術的基本特性、相通性及如何互相影響,進而了解、欣賞、剖析音樂及藝術 的偉大作品。
      全球科技革命學門(機械系) Z群 智慧綠生活 讓學生瞭解科技發展的概況以及其對人類社會、環境及全球各種可能造成的影響和衝 擊,並希望能透過課程的設計,希望於本科系專業知識領域之外,亦能增加基礎科技知 識,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提高同學們主動學習的意願,建立審慎的學習態 度,更有助於未來的學業及生涯規劃。
    實作取向 全球科技革命學門(機械系) Z群 科技永續 本課程探討科技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角色,涵蓋環保技術、可再生能 源、綠色創新及政策法規等主題。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案例,學生將理解如何利 用科技解決環境、經濟與社會挑戰,推動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
    實作取向 自然科學學門(化學系)  U群 基因科技與健康 本課程介紹基因科技的歷史背景和近況,尤其是探討這些科技(包括基因科技及生 物科技)對人類健康可能造成的衝擊
    實作取向 資訊教育學門(資工系) O群 數位科技與AI運用 本課程帶領非資訊科系的大一同學認識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AI)的核心概 念,並透過日常生活、產業案例與實作體驗,培養數位素養與應用能力。讓學生 能夠了解科技如何影響未來學習、職涯與生活,並具備初步的數位應用思維與問 題解決能力
    實作取向 資訊教育學門(資工系) O群 電腦入門與程式思維 本課程為資訊教育通識之基本課程,課程目的在介紹電腦網路與資訊科技之基本 知識。也希望學生能夠對其應用與未來生活之影響有所瞭解。此外,並透過圖形 化程式教育,提高學生程式能力、培養運算思維,建立未來社會之數位公民,創 造對應工作能力。


    TO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