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幸福生活】跨領域微學程

     

    【宗旨】

    人生完整的幸福乃是多面向的,諸如人際關係、生活空間、藝術欣賞、休閒嗜好、道德修養等方面都包含在內。本微學程涵蓋上述幾個方面,期能提升學生跨域整合能力,培育STEAM人才,奠定全人教育基礎,讓同學從心理學的角度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學習溝通,並在人際關係與職場生涯中培養處世之道。此外,也引導同學深入瞭解自己在文化之下身處之空間的內涵,進而思考如何為群體打造共享的幸福場域。

     

    【課程簡介】

    學生修畢所選微學程中「基礎跨域」、「議題主題」及「實作取向」三個領域,每個領域至少修習一門課程,總共至少四門課程,並且成績及格。方可取得核發為學程證明之資格。

     
    領域
    開課單位
    科目名稱
    課程簡介

    礎跨域

    哲宗與宗教學門 (通核中心) V群

    職業倫理

    本課程透過職場事例來討論若干道德哲學議題,引導同學確實瞭解這些議題在生活與職涯中的份量與角色,並培養對道德問題進行理性思考、理性溝通、以及理性抉擇的能力與習慣。

    基礎跨域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藝術與人生-與大師對話

    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社會發展的驟變、價值觀的錯置與失序,同時因應藝術發展與教育的全球化趨勢,本校作為台灣高等教育學府,希望透過視覺藝術、建築及音樂為主軸的系列藝術講座課程,以藝術與美學來豐富學生的文化涵養、陶冶生命性情。藉由知名文人藝術家面對生命的歷程與創作的分析,為學生營造一個與大師對話的空間,來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並提升學生的創造與批判思考能力。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人際關係與溝通

    本課旨在提供人類心理行為各面向的知識、啟發學生對心理的興趣,並將心理學的知識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增進自我、他人與群體行為的了解,以提升適應環境、掌控自我和經營良好的自我能力。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心理學導論 本課程旨在提供人類心理行為各面向的知識、啟發學生對心理的興趣,並將心理學的知識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增進自我、他人與群體行為的了解,以提升適應環境、掌控自我和經營良好的自我能力。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幸福的理性與感性 這門課程採用合作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基礎課程進行自我反思和探索。本課程之規劃自主學習課程共四週,這四週會給予同學各種自我探索的資訊,在老師的協助與引導下,學生可以完成「幸福藍圖」之提案與分享,讓學生思考如何追求更幸福、更有意義的生活。
    議題主題 建築系 都市空間 藉由探討都市空間多層次的因子(社會, 文化, 科技, 空間美學,型態意義等),幫助同 學了解並建立多元且反應時代趨勢的“都市美學 & 環境態度”為本課程的教學重 點.課程內容架構如下: 1.都市空間的前例—Urban Space Precedents 2.都市空間的環境、場所與美學意義 3.都市空間的類型與形構 4.都市空間與都市設計。
    實作取向 未來學學門(教設系) R群 社會未來-運動文化趨勢 全球化過程的研究重點經常被侷限在商業與資訊的交流與傳播,但運動在快速的全球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運動是國與國,人民與人民之間共同的語言與關注的焦點。運動場上的規則鮮少遭到參賽者的挑戰或藐視,運動競賽帶來的榮耀更是所有運動員共同追求之目標。因此,本課程將以多種角度分析運動的內在性與其外在目的,進而瞭解它在全球化過程中扮演之角色。
    實作取向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歐洲文化藝術行旅 自古以來歐洲的文化與藝術在西方一直扮演著核心的地位,歐洲文化以希臘古典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為其主要源流;在藝術形式與內涵上,便是根據這二大文化根源作為其文藝靈感的源頭及創作的題材。本課程透過歷史發展的對照,賞析各時期藝術形式的影響以及一些藝術家的生命故事…等面向為主要內容,讓學生能較全面的掌握歐洲藝術文化的輪廓。

     



    TO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