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方敘事與藝術展演】跨領域微學程

     

    【宗旨】

    為增進與深化學生之藝術與人文涵養,『地方敘事與藝術展演』微學程旨在激發學生對當地文化與藝術的興趣,以多元的角度結合藝術學門教師的專業及地方豐富的人文藝術資源,讓學生深入了解當地藝術家的創作背景與地方敘事的豐富內涵,多管齊下,善用STEAM學習,透過導覽與展演活動,深化對地方敘事與藝術展演的理解。

     

    【課程簡介】

    學生修畢所選微學程中「基礎跨域」、「議題主題」及「實作取向」三個領域,每個領域至少修習一門課程,總共至少四門課程,並且成績及格。方可取得核發為學程證明之資格。

     

    領域 開課單位 科目名稱 課程簡介
    基礎跨域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藝術與人生-與大師對話 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社會發展的驟變、價值觀的錯置與失序,同時因應藝術發展與教育的全球化趨勢,本校作為台灣高等教育學府,希望透過視覺藝術、建築及音樂為主軸的系列藝術講座課程,以藝術與美學來豐富學生的文化涵養、陶冶生命性情。藉由知名文人藝術家面對生命的歷程與創作的分析,為學生營造一個與大師對話的空間,來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並提升學生的創造與批判思考能力。

    議題主題

    建築系 設計理論 此課程的目的是希望在設計思考的過程中,超越「視覺中心主義」下的空間知識,回應「設計」所在新的處境中種種的變化,使能夠以自己身體為基地,涉入真實的設計環境中,以面對來自課題的挑戰;並且練習干預現實的「設計論述」能力。因此,課程上強調參與討論,藉由對話開啟現象之理解經驗。
    議題主題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造型藝術中的基礎素描技法 本課程並非只是訓練繪畫的描寫能力而已,還包涵喚醒對事物的敏感、能獨立思考、對美醜的判斷力、美學的素養與靈活運用媒材的能力等,並兼顧內容與技法,及領悟藝術家創作時的思考過程。
    議題主題 教設系 內容策展理論與實務 以策展實務為主軸,第一部分介紹當代策展的發展歷史,以及在不同領域需求下的內容設計,包含企劃文案、論述書寫、視覺敘事、展示媒材運用以及展示空間設計等。第二部分以任務導向學習引導學生針對地方設計與社會設計等面向進行策劃與展示製作,並搭配參訪專業文化機構與展覽觀摩,以此多面向培養學生策展理論與實務訓練。
    議題主題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新媒體藝術概論 本課程探討科技技術與藝術表現結合的各種創新可能,透過國內外經典的互動裝置案例以及新媒體藝術作品的賞析,讓學生感受新媒體藝術所帶來的獨特美感經驗,此外,課程中也透過實際的案例分析來引導學生進行藝術與科技的人文思辨以及創意發想。
    實作取向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世界名曲賞析與詮釋 本課程將著重於介紹各時代名曲之精華片段,將許多膾炙人口的旋律與作曲家串連起來,依著不同的年代派別、種類風格及國家作分類。漫遊在著名作曲家的生平創作歷程,藉著說明及分析其代表作品,認識不同的音色組合,配器手法,以及樂曲形式,進一步了解如何欣賞作品之特色。
    實作取向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身體語言與環境探索 舞蹈無所不在,每個人都有著舞蹈基因,只是隨著舞蹈藝術及其學術地位的發展,人們逐漸忘卻了她是人類的本能。本課程將帶領同學重新感覺、探索、開發身體內在的各種可能性,重拾享受舞蹈的初衷及樂趣,並藉由週遭人、事、物的互動及各種環境空間的探索來開發創意。透過與台大創新設計學院舞樂課程共創以及與猴硐礦工文史館服務學習合作,此次跨校跨域暨自主學習的統整專案課程,旨在以集體創作展演實踐對生命的體認及對社會的關懷。
    實作取向 中文系 現代戲劇 本課程屬於淡江大學文學院「文化創意產業學分學程」,文學著重於經典的閱讀 與領略,劇場藝術則是從平面的文字轉化為立體的舞台呈現,各有其意趣。本堂課以照片、影像、劇本及表演實作為教學材料,深入淺出地引領學生欣賞當代劇場藝術的各種表現型式,除了賞析之外,本堂課亦會透過分組實作,帶領學生 劇本創作至舞台呈現瞭解表演藝術的製作實務層面。

     



    TO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