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齡健康促進】跨領域微學程

     

    【宗旨】

    高齡健康促進微學程以主軸式議題串連通識教育各學門課程及各學系課程,因應社會變遷和知識發展,整合社會責任、實作和自主學習相關課程,規劃出各項主題式微學程,提升學生跨域整合能力,培育STEAM人才,奠定全人教育基礎。

     

    【課程簡介】

    學生修畢所選微學程中「基礎跨域」、「議題主題」及「實作取向」三個領域,每個領域至少修習一門課程,總共至少四門課程,並且成績及格。方可取得核發為學程證明之資格。

    領域 開課單位 科目名稱 課程簡介
    基礎跨域 校共通 (通核中心) 高齡者健康促進與實務 本課程旨在讓修習的學生對高齡者體適能活動與其指導原則具備基本知能與體驗,並建立老化相關理論、動作技能學習與體適能觀念結合,進而實際適用於高齡者的身體活動實務中。
    議題主題 社會分析學門 (通核中心) W群 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的興起提供心理學界多元的思維與策略,本課程自理論、研究與實務規劃學習主題,課程單元包括幸福感、培養正向情緒、練習品味策略,自家庭、學校、職場與社會文化等生態情境關注幸福感,協助學習者實踐學習目標,透過參與校內學習活動進而與社會連結。
    議題主題 未來學學門(教設系) R群 經濟未來-長壽趨勢與高齡經濟 本課程以各學院各專業學生為授課對象,透過未來學相關理論及分析工具架構思路,引導學生觀察及分析人口結構高齡趨勢下的重要經濟議題,以前瞻視野掌握高齡創新產業。課程教授範圍包括:未來學基礎理論、長壽趨勢、高齡產業發展等議題。
    實作取向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音樂概論 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除了透過「聆聽」來認識音樂,另外須具備相關的基礎樂理常識,以音樂為中心主軸,橫向探索歷史發展與風格演變,縱向認識音樂本質與結構、樂器種類、樂曲形式、音樂家列傳等,最後在經典的偉大作品中,運用理性的知識,來體驗音樂感性之美。
    實作取向 藝術欣賞與創作學門(通核中心) M群 音樂概論與數位應用 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除了透過「聆聽」來認識音樂,也須具備相關的基礎樂理常識,以音樂為中心主軸,橫向探索歷史發展與風格演變,縱向認識音樂本質與結構、樂器種類、樂曲形式、音樂家列傳等,最後在經典的偉大作品中,運用理性的知識,來體驗音樂感性之美。課程中也將融入數位音樂軟硬體的操作與應用,讓學生瞭解數位音樂製作的概念,學習基礎數位音樂創作、認識聲音素材庫、FX效果運用等,啟發數位音樂創作的能力。
    實作取向 校共通 (通核中心) 高齡服務實習 《高齡者服務實習〉〉課程之設計旨在培育高齡者運動之服務人才,規劃高齡者服務實習活動,讓學生瞭解高齡者的健身運動場域,透過實際場域的服務實習,結合理論與實務,縮短學用落差,藉以達到做中學與學中做的效果。本課程涵括講述性課程、參訪性學習與實務操作性服務實習課程,修習的學生須具有高齡者髖適能活動與其指導原則的先備知識與知能,透過課程前半段部分針對高齡髖適能指導原則與要領的行前訓練後,於課程後半部分帯領學生走進大淡水社區參訪,了解社區的運動生態與需求;並進一步配合本校祟齡運動班課程,讓學生進班進行實務操作性之服務實習課程,藉以培養學生在高齡者身體活動的實作知能,進而實踐本校之社會責任。
    實作取向 資工系 機器學習概論 本課程將介紹機器學習的監督式學習與非監督式學習的各種常用演算法。並搭配目前最流行的Python語言,進行實作練習。

     



    TO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