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體驗歷史】跨領域微學程

     

    【宗旨】

    歷史學為一門跨領域的學科,其學習的知識和技術為軟實力,可以套用到各行各業,有歷史學的知識底蘊,再學習一個專業技能,對於往後投入的產業發展將如虎添翼。為了使歷史學能深化為學生的基本能力,本微學程以沉浸式感官體驗為概念,帶領學生走入歷史、體驗歷史,以有趣活潑的課程,享受伴隨歷史而來的藝術美感與思辨能力,包括多元立場的資訊整合、趨勢觀察的未來思維、宏觀跨域的國際視野,使學生在教室裡便能學到帶得走的能力。

     

    【課程簡介】

    學生修畢所選微學程中「基礎跨域」、「議題主題」及「實作取向」三個領域,每個領域至少修習一門課程,總共至少四門課程,並且成績及格。方可取得核發為學程證明之資格。

    領域 開課單位 科目名稱 課程簡介

    基礎跨域

    歷史系 文化觀覽產業概論 本課程介紹一系列有關臺灣的文化觀覽與產業概論狀況,讓同學了解台灣文化觀覽與產業概論的重要性,對文化觀覽與產業概論具備基礎知識,進而繼續延伸有興趣部分。
    議題主題 建築系 台灣建築史 本課程以台灣建築的構成與發展為主體,讓同學瞭解台灣建築發展中所具「傳統」與「現代化」的意涵。透過「傳統」理解台灣建築的構成及其建築文化的根源;透過「現代化」瞭解台灣的建築所面經歷的變革。「傳統」與「現代化」,一方面讓同學對台灣建築發展的知識及背景有清楚的理解及認知,另一方面讓同學理解其所處的社會及環境的涵構,以輔助建築設計。
    議題主題 歷史與文化學門 (歷史系) P群 走進東南亞 本課程結合文獻、影片及時事話題等素材,帶領同學們走進/走近當代東南亞的日常生活,掌握東南亞各國豐富多元的歷史人文特色,獲得身入其境的深刻知識。本課程也將介紹台灣與東南亞之間的各種社會連結及跨國活動,有助於培養國際視野與全球移動力。
    議題主題 歷史與文化學門 (歷史系) P群 走讀歷史與踏查 歷史與田野調查實務、歷史空間保存與再利用、歷史環境與空間走讀、家族與人物關係、都市與傳統聚落發展。
    議題主題 歷史與文化學門 (歷史系) P群 從小說看歷史 在科技尚未發達,印刷術與出版業相當興盛的傳統中國,閱讀小說便是當時人們最重要的娛樂之一。傳統中國的小說類型相當多樣,還能結合歷史與時代,小說雖然被認為是虛構的作品,但是這種虛構是基礎於真實的社會文化才能成立。因此讀者在欣賞小說扣人心弦的劇情,同時又能體會其中的時代、社會、文化,甚至是一些歷史細節,以致讓自己能沉浸在傳統中國的娛樂氛圍。本課程旨在帶領學生接觸中國的古典小說,透過主題式教學,除了認識小說所反映的各種歷史面向之外,也能賞析小說的文學筆法與劇情安排。藉此希望學生能懂得從文學的角度欣賞經典作品之外,也能從史學的角度深入了解小說描繪的時代,進而將這個能力用以培養閱讀習慣與自主學習等方面。
    議題主題 歷史與文化學門 (歷史系) P群 從藝術看歷史 歷史學作為人文學的重要學科,具有培養學生人文思考與陶冶性情等多項教育意義。其中,美感素養與審美能力的培育,更是學習歷史的重要價值之一。本課程將透過歷史裡的藝術與圖像,舉凡各個時代的文物、藝術家的作品、到各種史料(例如小冊子、海報、報紙等),帶領同學認識這些藝術與圖像背後的歷史與文化,不僅加深了人文涵養,也能提升藝術賞析的能力。
    實作取向 文學院 共同科 文資創生與數位策展 本課程介紹文化資產保存、創新活化利用的重要概念與個案,同時引入廣義的博物館策展實用知能,培育學生將歷史學知識延伸應用到數位人文、文化觀覽、社會設計、史蹟文物再利用等跨學科整合領域,透過實體/數位策展的訓練強化綜合應用的能力。
    實作取向 文學院共同科 博物館與公眾史學 本課程旨在將深入探討博物館的角色及其在社會中的演變,並引導學生探討博物館在回應公眾關注議題時所扮演的角色,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批判思維的能力。

     



    TOP
    置頂